6月12日下午,虚拟现实(VR)社团在经开校区J01-106机房成功举办“VR奇妙之旅:穿越时空的沉浸体验”主题活动。本次活动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,以“历史脉络+技术展示+趋势前瞻”为主线,为社员们呈现了一场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进化之旅。

活动中,指导老师通过珍贵历史影像与文献,系统梳理了VR技术从1930年科幻构想的萌芽,到1968年伊万·萨瑟兰(Ivan Sutherland)发明首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关键突破,再到2016年消费级VR头显爆发的完整发展历程。通过穿插展示《黑客帝国》等经典影视作品对VR的艺术化预言,生动诠释了科技与文化的相互影响。

在技术展示环节,现场陈列了Oculus、HTC Vive等主流VR设备,并结合拆解视频,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其核心技术原理。通过对比专业级VR工作站与消费级设备,揭示了硬件性能平衡的关键逻辑。
展望未来,老师通过数据可视化和丰富的应用案例分析了VR技术如何深刻重塑教育、医疗等传统行业的服务模式,并展望了行业发展全景。
互动交流环节气氛热烈。社员们围绕“元宇宙基建中VR的角色定位”、“消费级设备眩晕感解决方案”等热点问题与老师进行了深入探讨。有同学感慨道:“第一次系统了解到VR从实验室技术走向大众应用的艰辛历程,尤其是医疗领域的应用案例,让我真切感受到科技赋能民生的巨大潜力。”
本次活动成效显著:一方面,通过可视化的技术演进史,有效降低了前沿科技的认知门槛,帮助非专业背景学生建立了对VR的系统认知框架;另一方面,对行业应用的深度解析,也为计算机、数字媒体等相关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。
社团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持续推出“VR项目实战营”等系列活动,引导学生从理论学习迈向场景开发实践,积极推动校园科技实践教育与产业前沿发展深度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