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弘扬沂蒙精神,引导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,在团市委、校团委指导下,7月7日,数字媒体与艺术学院“沂蒙精神铸魂团”以“寻访红色记忆、传承革命精神”为主线,深入沂南红色文化腹地,通过实地探访、人物访谈等形式开展调研,拉开了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序幕,让青年学子在红色热土上接受精神洗礼。


在沂蒙红嫂纪念馆,实践团成员被“王换于展室”一枚普通的顶针深深震撼。这枚曾用于缝制军鞋的顶针,如今已成为于爱梅老师宣讲沂蒙精神的重要见证物。于爱梅深情讲述革命年代沂蒙百姓“最后一碗米当军粮,最后一块布做军装”的感人故事,并握着顶针寄语青年:“沂蒙精神是我们的根与魂。希望你们既做新时代的追梦人,更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,把‘水乳交融、生死与共’的精神化为求学做人的行动准则。”



于爱梅表示:“看到这么多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走进沂蒙,走进红嫂纪念馆,我的心里格外温暖。同学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、对精神的追寻而来,这份心意就像当年沂蒙山上的星星之火,让我看到了红色传承的希望。”
此次暑期“三下乡”活动,实践队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强大力量。大家纷纷表示,在后续实践活动中,将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和对沂蒙精神的深刻领悟宣传到家家户户,并以《读懂中国》活动为契机,将于爱梅老师的红色宣讲内容制作成系列微视频,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。